廣州市番禺區委、區政府在全市開展的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活動中,將質量工作融入改革發展大局,著力構建政府推動、政策帶動、商會助動、部門聯動、企業主動、誠信拉動的大質量工作格局,大力實施品牌建設、標準提升、質量增效工程,充分發揮質量工作助推轉型跨越發展的重要作用,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升級。
實施品牌建設工程
加快產業結構調整
番禺區積極構建政府主導的品牌建設體系,明確“樹立一個標桿,帶動一個行業,發展一個區域”的品牌建設理念,以優化產業結構為核心,逐步實現從產品品牌向行業品牌,再向區域品牌建設跨越。一是名牌效應顯現。54個廣東省名牌產品,初步形成了涵蓋戰略新興產業和優勢傳統產業的名牌企業集聚群,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產品質量水平大幅提高,促進了產業結構優化調整。二是行業品牌優勢明顯。通過名牌企業帶動,成立行業聯盟,建設產業發展平臺等措施打造行業品牌,番禺珠寶、動漫、燈光音響等行業品牌已在國內外同行業界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目前,番禺區已集聚國內40%左右的燈光音響生產企業,占全國燈光音響設備產值的50%份額,燈光音響“番禺制造”已成為國內外最有價值的行業品牌之一。三是區域品牌效應初顯。通過創建“全國嶺南文化休閑旅游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積極整合旅游資源,以文化引領,以品牌帶動,以產業導向,大力發展旅游產業,全面打造區域品牌,初步形成了復合型休閑文化旅游產業體系和特色鮮明的嶺南文化城市品牌。
實施標準提升工程
助推服務產業發展
隨著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智慧經濟、時尚商貿、旅游餐飲、客運交通等產業發展迅速,為推進服務產業發展,番禺區開展系列標準化創建活動。一是圍繞文化旅游產業,以標準體系助推服務提升。制定了《番禺區旅游服務標準體系規劃(2014-2020年)》,提出旅游景區、產品、安全等22類標準框架,在提升番禺旅游服務質量、品牌和發展等方面發揮了技術支撐作用。二是瞄準智慧家庭產業,以標準創新爭取產業平臺。國家數字家庭應用示范產業基地獲批Ⅰ類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廣東省數字家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落戶番禺大學城,逐步形成了標準研制基地。積極推動了AVS、DRA、UDRM等國家標準的產業化,在推進番禺智慧家庭產業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三是服務美食集聚區,以標準聯盟促進共贏發展。圍繞建設番禺大道五星商旅帶(美食集聚區)發展規劃,選取番禺區特色名菜名點為對象,成立了全市第一個餐飲業標準聯盟,制定、實施首批3個名菜名點聯盟標準,聯盟企業點菜率從原先的5%提升至35%,名菜名點聯盟標準的社會知名度和關注度顯著提升。
實施質量增效工程
提高企業綜合實力
以提高質量和效益為出發點,采取強有力措施,抓質量、強管理、促發展,促進企業提質增效。一是開展質量提升活動,提高產品質量水平。針對監督抽查發現的商用燃氣灶具普遍存在的產品質量問題,開展質量整治,通過組織學習培訓,培樹樣板企業,鼓勵形成合力,搭建交流平臺,研判行業動態,提出應對建議等系列質量提升活動,企業質量意識明顯增強、生產技術管理水平明顯提高,產品實物質量合格率從原來的4%提升到100%。二是推行卓越績效模式,提高企業經濟效益。通過鼓勵企業申報各級政府質量獎,使珠江鋼管、日立電梯、番禺電纜等一批龍頭企業積極導入卓越績效管理模式。珠江鋼管和日立電梯榮獲省政府質量獎;銳豐音響榮獲首屆廣州市市長質量獎;廣日電梯榮獲廣州市市長質量獎提名獎。通過實施卓越績效,企業經濟效益明顯增加。三是實行質量獎勵制度,提高企業創新能力。為提高企業創新發展能力,鼓勵企業推進質量、品牌、標準、節能減排等工作,番禺區出臺多項質量獎勵資助政策,截至2013年底,已累計對251家企業347個項目給予了獎勵,獎勵資金總額共4293.039萬元,激發了企業創新發展能力,全區品牌、專利、參與標準制修訂企業數量迅速增加。
創新區域品牌建設
打造區域經濟升級版
自廣州市番禺區開展創建全國嶺南文化休閑旅游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以下簡稱示范區)以來,番禺區委、區政府以創建示范區為契機,建立以政府為主導的品牌體系、旅游服務標準化體系和旅游安全保障體系建設,使品牌示范帶動了全區服務業的快速發展。通過示范區帶動,2013年番禺區接待游客總人數增長13.8%,旅游總收入增長17.2%。
廣州市番禺區地處穗港澳“小三角”的中心位置,是著名的嶺南文化發源地之一。為此,番禺區委、區政府認識到,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的的重要意義,就是推動地方政府開展知名品牌創建工作,規范產業發展,擴大品牌影響,形成以品牌為核心的競爭新優勢,提升區域經濟競爭力。一方面,通過示范區創建,對廣州市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具有較好的示范與引領作用,對提升城市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進廣州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工業化發展,建設平安廣州具有重要意義。另一方面,通過示范區創建,有利于整合文化旅游產業,帶動旅游服務產業發展,推動經濟轉型,提高文化旅游產業的層次和發展質量,提升服務業的品質和品牌,打造地區經濟升級版。
隨著區域、城市之間競爭日趨激烈,全區服務業發展層次不高、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后勁不足、城市發展特色不鮮明等問題也日益突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優化調整產業結構的任務依然艱巨。為此,番禺區政府著力打造集商貿、旅游、文化等服務于一體的產業體系,將創建示范區建設與提高文化旅游產業層次和發展質量相結合,構建“三個體系”建設,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
在構建政府主導的品牌建設體系中,番禺區政府明確“樹立一個標桿,帶動一個行業,發展一個區域”的品牌建設理念,打造區域整體品牌。加大投入力度,實施品牌帶動戰略,使番禺區名牌產品數和馳著名商標數量一直居于全市各區首位;加強行業品牌建設,不斷提升沙灣鎮洗染機械行業品牌知名度,從企業單打獨斗走向團隊作戰,充分發揮行業品牌效應,提升了區域品牌價值;抓住示范區建設的良好契機,挖掘區域文化底蘊,整合區域旅游資源,擦亮長隆旅游、星海故鄉、沙灣古鎮等名片,重點打造以名村古鎮為核心的嶺南文化休閑旅游品牌;承辦民俗和文化節、國際美食節等國內外重大文化交流活動,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嶺南文化品牌,實現了從產品品牌到區域品牌的提升。
在構建旅游服務標準體系中,該區著力推進旅游服務的國際化。番禺區質監局以示范區建設為切入點,加快組織景區企業積極參與旅游要素服務標準和地方特色旅游服務標準的制修訂,建立與國際標準接軌、與國家標準相銜接的旅游標準體系;加強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廁所、公共電話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逐步規范了示范區景區等公共場所使用的公共信息標志;圍繞番禺十大特色名菜和十大特色名點,推進了餐飲菜式聯盟標準的制定;幫助和指導旅游區和名村古鎮加強旅游服務標準體系研究,逐步推進旅游服務標準體系建設。
在構建立體化的旅游安全保障體系中,番禺區質監局建立健全旅游安全保障機制及旅游安全聯合執法機制,加強了示范區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加強示范區內食品安全監管,深入推進廣州市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建設;建立旅游目的地安全風險監測、評估、預警制度,完善旅游安全應急救援預案,完備交通應急系統,加強旅游安全救援指揮,建立快速反應預警處置機制;完善旅游景區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以崗位達標、專業達標、企業達標為主要內容開展創建達標活動,提高企業安全水平;示范區內大型游樂設施使用登記率、定期檢驗率、持證上崗、應急救援體系建立率都達到了100%。
通過示范區創建,使番禺區著力打造集商貿、旅游、文化和資訊等服務于一體的產業體系,以商旅為帶動,輻射全區文化旅游產業,從而將示范區創建工作,融入全區經濟發展軌道。
通過示范區創建,成為樹立城市文化品牌的平臺和良機,對番禺區的文化旅游產業起到更大的推進作用,有效地提升城市競爭力。
實施標準化戰略
拉動經濟社會發展
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逐步由要素驅動快速向創新驅動轉變,標準化戰略已成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優勢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引領新興產業發展的關鍵性核心要素。廣州市番禺區創新思維,注重發揮標準化的規范、引領作用,借力省實施技術標準戰略示范區試點建設,選取核心集聚優勢產業,通過開展標準化創建活動、打造標準化發展平臺,產業轉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都會區經濟特征更加顯著。
目前,在標準化戰略的引領下,已經有11個各級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TC/SC/WG)秘書處落戶廣州番禺區,構筑形成了覆蓋一、二、三產業的區域標準體系。標準化戰略已成為引領番禺區新興產業發展、促進優勢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產品質量水平的關鍵性核心要素。
隨著番禺區經濟發展已逐步由要素驅動快速向創新驅動轉變,標準化工作已成為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進新型城市化發展的重要抓手。自2009年番禺區開始實施標準化戰略,成立由18個職能部門組成的質量強區及標準化戰略工作領導小組,建立起了聯席會議制度,先后出臺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并將標準化戰略資金納入該區優化產業結構加快經濟發展的配套細則中,明確提出對取得成效的單位給予獎勵的政策和額度。這些措施,使番禺區的標準化工作體系逐步完善,標準化的基礎性、戰略性地位顯著增強。
一是著力標準化戰略頂層設計,推進區域標準發展平臺建設,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支撐。番禺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標準化戰略的頂層設計,于2009年在全省率先啟動區級標準化戰略,并以正式文件發布了《番禺區標準化戰略實施方案(2009-2012年)》和相關資助獎勵政策。2014年,出臺《番禺區標準化戰略實施綱要(2014-2020年)》,覆蓋民生服務、社會公共服務、城區建設管理、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優勢特色產業等領域,使頂層設計在產業上“落地生根”。
二是著力落戶番禺專標委建設,推進自主創新融入標準研制,強化行業標準制定話語權。已落戶番禺的5個省級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TC)和7個國家級標準制定工作組(WG),涵蓋演藝燈光、音頻設備與系統、輪胎輪輞等優勢特色產業,電梯制造等先進制造業和智慧家庭、商用動漫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為番禺集聚行業發展贏得廣闊發展空間。通過推進企業采取“應用促進研發、研發促進創新、創新制定標準、標準推動產業”發展模式,發揮落戶番禺區各級專標委和國家標準制定工作組積極作用,鼓勵并推動優勢龍頭企業積極參與國際、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的研制,將自主創新成果融入標準并以標準形式輸出,促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迅速搶占市場。
三是著力旅游業標準體系創建,推進名菜名點聯盟標準制定,打造食住游購娛服務強區。以建設“全國嶺南文化休閑旅游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為契機,圍繞發展需求制定《番禺區旅游服務標準體系規劃(2014-2020年)》,提出旅游景區、產品、公共設施、安全、游客滿意管理、監督管理等22類標準框架,共涉及國家標準99項、行業標準31項、地方標準24項,并針對番禺旅游服務的特色和不足,提出了56項標準立項計劃,在提升番禺旅游服務質量、品牌和發展等方面發揮技術支撐作用。
四是著力特色產業和優勢產業,構筑區域標準體系凸顯規模,引領產業規范有序發展。全區擁有省名牌企業32家,省名牌產品41個;采用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的產品數量達到583個;電線電纜、洗染機械、輸變配電、音頻設備、輪胎輪輞、電梯制造、輸變配電和演藝燈光8個行業實現成批、成行業采用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組織生產。
五是著力都市農業標準化種植,提升農產品質量和現代化水平,帶動農業增值農戶增收。全區已建成國家級、省級和市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6個,示范項目涵蓋蔬菜、養殖和花卉等多個領域。通過建立質監、農業等多部門聯合推進工作機制,以“選好項目,制定標準,實施標準,打造品牌”為原則,推行“公司+基地+標準+農戶”模式帶動周邊農戶規范種養,推動農業龍頭企業和重要農產品生產貫徹實施國家標準和積極采用國外先進標準,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一批影響大、效益好、輻射帶動力強、市場和消費者認可的名牌農產品脫穎而出。
通過標準化戰略,推動傳統制造業發展,提升品牌影響力。目前,該區支柱產業承擔數字家庭和數字電視、動漫游戲、數控機床等國家級標準制定工作組,推動了企業采取“研發促進創新、創新制定標準、標準推動產業”的發展模式的形成,實現了成批、成行業采標,為番禺區優勢產業的發展贏得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實施品牌帶動戰略
帶動產業發展
近年來,廣州市番禺區政府高度重視名牌工作,大力實施品牌帶動戰略,依托質量強區活動平臺,通過出臺一系列配套獎勵扶持政策,整合各方力量,使名牌產品數連續6年位居全市各區縣首位。目前,在名牌產品企業的帶動下,全區經濟持續增長,2013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53.23億元,比2008年增長88.99%,完成工業總產值1737.33億元,比2008年增長22.34%,品牌帶動戰略取得顯著成效。
長期以來,番禺區高度重視名牌創建工作,經過多年的良性循環,形成了政府重視、部門配合、鎮街熱情、企業積極、群眾信任的喜人局面。今年,區政府的工作報告中再次提出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名牌工作作為品牌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名牌工作被提升到戰略的高度,充分調動了轄區企業積極性,政府推動有力做到“三好”,主管部門全程跟進做到“三早”,申報工作實施“三推”品牌戰略,名牌企業數和名牌產品數逐年穩步遞增。
政府推動“三好” 名牌培育機制優
做好列入重點工作統籌工作。番禺區在2011年的換屆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快培育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重點工程領域的名牌產品”、“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在今年的工作報告中再次提出“加快推進質量強區。大力實施品牌、專利、標準三大戰略,提升經濟社會發展質量。”標志著番禺區正式將名牌工作提升到戰略的高度,并作為番禺區職能部門保增長促發展的重要措施統籌推進。
做好培育資助政策激勵工作。2007年出臺《關于優化產業結構加快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及配套實施細則,要求進一步實施“名牌帶動”戰略,對獲得廣東省名牌產品的企業,給予25萬元獎勵。珠江鋼管、銳豐音響、廣日電梯等一批名牌企業成長成為首批省、市級質量獎企業,為番禺區名牌企業進軍中國質量獎儲備力量。
做好推進工作機制。各職能部門在名牌創建工作中,番禺區質監局發揮政企間重要橋梁作用,通過召開名牌申報協調工作會議、領導帶隊走訪等方式,與各相關職能部門形成名牌申報長效工作機制,形成了區域共同打造品牌的合力。
全程跟進“三早” 名牌申報服務好
培育數據庫早建立。在全區科技項目企業、馳著名商標企業、鎮街重點扶持企業及日常監管中發現的優質企業中發掘名牌培育潛力企業,經過篩選比對,建立了涵蓋規模型、外向型和科技型企業的百家名牌培育企業數據庫,其中科技型企業約占33%,馳著名商標企業約占51%,鎮街扶持及日常發現企業約占16%。
推薦目錄早征集。在每年年初,將名牌工作方案在制定年度工作計劃時就提前擺上議事日程,在廣東省名牌工作正式啟動前,向鎮街、經貿、工商、科信等部門發文搜集名牌培育企業推薦名單,及時更新完善名牌培育企業數據庫,然后在名牌培育數據庫中選擇培育成熟的企業,提早向企業貫徹名牌目錄征集的要求、時間等,推薦新增目錄的數量不斷增多。
指導申報早介入。通過領導帶隊深入企業調研、召開名牌申報培訓會議、建立名牌企業網絡群組、指定專人跟進名牌工作等方式,提前介入指導企業建立名牌申報團隊、熟悉申報流程、了解申報要求、培訓申報指南。同時,加強與市質監局和省卓越品牌研究院的信息互通,盡早掌握并協調解決企業申報過程出現的問題、情況,確保企業申報渠道通暢。
品牌戰略“三推” 名牌創建步伐穩
優秀條件的企業全力推。一方面,對于轄區內已經獲得廣東省名牌的企業進行深度挖掘,指導企業繼續加大品牌創建力度,擴充品牌產品數量及覆蓋范圍,全力推進企業品牌化進程。另一方面,對于已獲馳著名商標、重點科技立項等還未申報廣東省名牌的企業,深入鎮街、商會、企業走訪,進一步挖掘,宣傳貫徹名牌政策、宣講名牌申報程序,全面發動符合條件的企業積極申報,儲備培育企業梯隊。
符合條件的企業合力推。對于納稅、環保、監督檢驗報告等申報關鍵項目,在出具證明材料上需要與職能部門協調解決或者加快辦理進度的,在區政府的領導下,組織統計、稅務、環保等相關部門召開工作協調會,對符合申報條件的企業,不僅要開通綠色通道,還要開通申報直通車,簡化開具相關證明的程序,縮短開具證明的時間,切實為企業申報服務,全面支持和配合企業做好名牌申報工作。
欠缺條件的企業助力推。對于名牌申報條件還有所欠缺的企業,如注冊商標或商標經營年限不足3年、質量管理體系不夠完善等情況的企業,由質量、標準、計量、檢測所等相關人員成立名牌培育工作小組,按照《廣東省名牌產品(工業類)評價指南》的要求,深入企業,通過培訓、宣講、咨詢等方式幫助企業完善質量、計量、標準體系,指導企業開展采標、質量體系認證、計量體系確證、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確認等工作,爭取名牌評價加分項目,做好企業申報的基礎工作,促進轄區企業早日走上品牌創建的良性發展道路。
版權所有:廣州沃霖實驗室設備有限公司 地址:廣州市番禺區石基鎮官涌村紅八方工業園一號廠房四樓
全國服務熱線:400-8959-009 聯系電話:020-84859909 傳真:020-31199006 郵箱 gzwolinlab@163.com 粵ICP備13079592號